在我们的固定思维里,出国旅游的花费少说也要大几千,而且只是出去看看景点品品美食。
但你有想过这里有另一种不同的选择,以志愿者的身份融入当地的生活,走进大街小巷,接触当地人,近距离地体会那个国家的喜怒哀乐。
志愿者介绍
王露仪
柬埔寨国际志愿者
(一)
想法的萌生
脑海里第一次萌生出做志愿者这个想法,还是在去年暑假。
由于国际志愿者在很多人概念里还是一个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尤其是身边没有人去过,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东西存在的危险远远高过了它的价值。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冒这个“风险”出国支教。
其实并非如此,那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国际志愿者到底是什么吧。
(二)
初识柬埔寨
我去的国家是靠近中国南边的“穷”国家——柬埔寨。
我在暹粒的三隆支教,暹粒因吴哥窟而享誉中外,有旅游业的柬埔寨是和世界接轨的,而旅游业不发达的一部分地区,是一片还未完全开发出的小镇。
柬埔寨的人民对中国人十分友好,许多的酒店外面大多把中国国旗放中间,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熟悉的中国字。
而我所在的三隆,远远不如暹粒发达,路边随处可见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田地和象征热带的棕榈树,到处是一头头精瘦的牛,道路两旁有许多黄沙,一阵风吹来也会带着沙子。
而真正走进柬埔寨,黄沙和绿色才是它的真面目。
我们到达志愿者营地后,联络员给我们安排住宿。工作人员还和我们强调了一些支教的注意事项,比如女志愿者不能穿露肩吊带的衣服,热裤也不行。每天都有TRUCK接送我们去营地,早上营地7:20提供早餐,7:40从营地去学校,8:00上课。
我所教的是LEVEL5的小朋友,他们平均年龄10岁。
教学之前,学校的负责人会把教学内容给我们,一周教18个新单词,顺带着把数字和单复数教完就是这一周的内容了,而试想一下中国的教育,恨不得有多快教多快。
这里比较推崇的教学方式是一对一教学,先教给他们课堂内容,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理解,最后让他们把这一天学的内容记在本子上。
我和我搭档一个一个去问他们这个单词怎么读、怎么拼写、是什么,这样下来大概需要花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初步学习,并完成配套的练习来巩固这一天的内容。
另一个小孩迫不及待想参与进来
我们需要将单词的图画在白板上,每天都要画十几个图供孩子们学习,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个新考验了。
我们从中国带了一些小礼物作为孩子们的学习奖励,比如笔记本、荧光笔、带有中国美景的明信片,他们拿到礼物的时候眼睛里是有光芒的。
而孩子们会送给我们他们的东西,比如画和花朵。
来到这教书,孩子们的热情与天真打动了我。
在坐着TRUCK往返营地的时候,路上经常会看到小孩子奋力挥舞着小手和我们打招呼,他们的声音洪亮清脆,笑容纯净。
不光是孩子们,走在这里的路上,一些成年人也会和我们打招呼,友好地和我们说上一句:“HELLO!”。
(三)
感激遇见
和我同一期的有大约50多个人,而中国人算上我只有6个人。
在这里,英语是交流的工具,不需要甩什么高级语法、句型和词汇,只需要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我们就没有语言障碍。
实在不会表达了,运用上肢体动作这都是没问题的。只要大胆开口说,这一个星期结束,口语大幅度提升,比在国内拼死拼活花大把钱学口语要好得多。
营地里分为两个志愿者项目,一个就是我所参加的志愿教学,另一个是建造学校。
这两个项目都十分有意义,马来西亚小姐姐Cindy参加了建造学校,第一天结束,她的鞋子、衣服裤子上全是泥土,她的手也起了水泡。
但当我们去她建造的学校参观他们用砖头砌墙,然后在建好的墙壁上用油漆绘画出一个个漂亮的单词时,我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
平时的饮食也在营地里解决,这里提供的是西餐和柬埔寨当地的美食。这里食物好吃且种类丰富,每一餐都会有热带水果,凤梨、山竹、火龙果、红毛丹......这些在国内比较贵的水果,可以在这里免费吃。
在这里的商店,不到1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个的椰子,以及折合人民币50多就可以买到的一整个榴莲。
因为柬埔寨孩子们放学时间早,我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晚上我们汇聚在营地里聊天,回到住宿的地方时,总会和室友聊上很久,等到10点,我们就会早早入睡,第二天六点起床,开始新一天的教学。
(四)
关于志愿者申请
申请上国际志愿者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
流程也很简单,第一步支付申请费,然后会收到一封测试邮件,最后测试通过后需要交项目费。
测试的内容除去填写基本的资料以外,还需填写对于志愿者活动的理解,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解决方法,以及要拍一个两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再加上一个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的英文回答。(支教与非支教项目,测试的内容是不同的)
然后将测试邮件发出,就可以静静等待通知了。三天内会有答复,如果没被选上,支付的申请费会全部退回,如果申请上了,才需要交项目费。
关于行前的准备,护照和签证是最重要的,机票也要提前买好,看好接机时间,大多数机票提前买会便宜很多。其他的东西,刺猬会有一份文件告诉你需要准备什么,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带。
一切搞定后,一定不要太紧张。对于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安全。
(五)
关于收获与质疑的声音
收获的东西,是一份值得去怀念的记忆和经历。
来这里支教一个星期,每天的生活变得充实和纯粹。我很少再点开手机,而是多和这里的国际志愿者交流。我们了解了别人的文化,也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我的室友Tiffany在我们结束行程后在Instagram上给我发消息,说她很喜欢和我聊天,觉得知道了很多中美文化之间的不同。
此外一个人找组织,买机票,办签证,买保险,一个人去机场,都是对我的锻炼,胆子大了,眼界开阔了,志愿者活动也真正让我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对于支教,总是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
1. 你去当国际志愿者就是为了玩吧,感觉好轻松?
2. 你能去当国际志愿者,家里肯定有点背景吧?
对这些最好的回应就是,耐心解释。
我们在一起教书,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奉献着自我,我们抱着一颗奉献的初心。国内的暑假正好是国外的雨季,是正常的教学时间,所以每天的教学工作都是得完成好的,不然就是误了孩子们正常学习。
来当国际志愿者,无论你的职业,无论你的学校,没有任何背景限制,只要你英语过关(没做什么犯法的事情),都可以加入。
其实身边不乏对志愿活动很感兴趣的朋友,只是没有这一方面的信息。希望我的一点分享可以给更多想付出行动而没有渠道的朋友一些帮助。